六、体会
2025年08月10日
六、体会
目痒有四,外障兼痒是指某些外障眼病在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兼有痒感,可在治疗各种眼病的同时佐以祛风之品,其痒即可消除;外障善痒即外障眼病在治疗过程中病向治愈方面转化,如胞睑疮疡、外伤创面将愈之时,可出现微痒,这是气血渐复之机、病即向愈的征兆;外障恶痒即外障眼病在病变过程中病向增剧方面转化,如角膜溃疡、外伤感染深入发展之际,可出现奇痒,多是邪盛正衰,病变继续发展加重,预后不良;无障风痒即目无他病,其痒难以忍受。各种目痒按上述辨证分型论治可获较好疗效。
无障风痒一症临床屡见不鲜,究其因,无不与风邪有关。因风为六气之长,百病之始,头为诸阳之首,目为至上之窍,风邪外袭首当其冲。风邪入目,变化多端。《素问·风论》曰:“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因此,无障纯痒之症可归属于目风范畴,故命名风痒,临证易于辨析。然风致目痒常与他邪合病,故有风热入络、湿热夹风、痰湿夹风、血虚兼风、阴虚兼风之不同,治宜在祛风的同时分别佐以清热、利湿、除痰、养血、滋阴等法,方能奏效,否则祛风则风不去,“风者、盈也”,更有推波助澜而目痒愈甚之虞。
在各型止痒方中均佐有养血活血之品,其寓意有二:血实壅盛者可畅其血行,使荣卫之气流转正常,风邪难以依附,即可疏散于脉络之外;血虚络空者可充血盈脉,气血畅旺,使风邪无处隐藏,即可熄灭于脉络之中。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谓,确是治风经验之谈。
(喻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