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五风内障为中医眼科常见的严重眼病之一,发病急骤,致盲率高。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分以下为几期:
1.前驱期(青风内障) 中医学认为瞳神呈淡青色者为青风内障,即青光眼前驱期症状。其症最轻,容易被忽视,医者如不细心观察,往往造成严重后果。此时,患者仅觉视力稍减,视物轻度模糊,如《秘传眼科龙木论》所说:“初患之时,微有涩痛、头旋、脑痛,渐渐昏暗。”医者如在此时仔细检查,即可见到风轮轻微雾状,《证治准绳》形容此时症状“如青山笼淡烟”,非常确切(角膜轻度弥漫性混浊,以中心部较明显)。同时可出现看灯光有彩环,西医学称为“虹视”。《目经大成》早在300余年前即观察出:“举头见月晕如虹,灯火因何晕亦瞳。”并说明:“见灯视月有碗大一圈,其色内青红而外紫绿,绝似日华月晕……譬诸日与雨交,倏然成虹……”《秘传眼科龙木论》的“目前生花或红或黑”,《世医得效方》的“红白花起”,《古今医统》的“常见红黑不定”等记载,皆不如黄庭镜氏描述得惟妙惟肖。至于进展情况,《证治准绳》谓:“宜急治之,免变绿色,变绿则病甚而光没矣。”《目经大成》亦云:“若以患小而忽之,丧明之前驱也。”此青风内障之概况。
2.急性发作期(绿风内障) 瞳神呈绿色者,中医学称为“绿风内障”,即青光眼急性发作期之症状。《证治准绳》描述此期之局部症状:“瞳神气色浊而不清,如黄云之笼翠柚,似蓝靛之合藤黄,乃青风变重之症,久则变为黄风……先散瞳神。”由此可知,本病在急性发作时之局部症状首先是瞳孔散大,呈绿色反光,称为“绿风内障”,其蓝靛合藤黄之比喻最为确切,因青黄混合即成草绿,青多则呈深草绿色,黄多则成嫩绿色。其他如头痛(额角偏头、瞳神连睑骨、鼻颊皆痛)、恶心呕吐、眼珠胀痛等症状,在《秘传眼科龙木论》《证治准绳》等书均有详细论述。最后《证治准绳》说:“大凡病到绿风,危极矣,十有九不能治。”是为绿风内障之概况。
3.绝对期(黄风内障) 病程至恶化时期,瞳神呈灰黄色或黄白色,中医学称为“黄风内障”,即青光眼绝对期之症状,其证候最危。《证治准绳》说:“瞳神已大而色昏浊为黄,十无一人可救。”
4.并发性白内障(银风内障) 《外台秘要》云:“瞳子翳绿色者,名为绿风青盲……后得生白障者,此名翳也。”《证治准绳》述银风内障之症状云:“瞳神大成一片,雪白如银……此乃痼疾,恐金丹不能为之返光矣。”由此观之,所谓银风内障,当是绝对期青光眼之并发性白内障,西医学称为青光眼性晶体混浊斑,或称为青光眼斑,即在突然发生青光眼高眼压之后,在瞳孔部位出现白色至蓝色不规则晶状体前囊上皮下混浊斑,是本病之最后阶段。因本病每次发作均能促使视力逐渐下降,经若干期后晶状体变成白色如银,故称为“银风内障”。此病预后不良,非针药所能挽救。《秘传眼科龙木论》说:“后有脑脂如洁白,亮如内障色如霜,医人不识将针拨,翳落明目却伤。”《目经大成》亦说:“青盲风变之例,幸而成障,针之未必惬意。”益精于此道者,乃能作如此确切的结论。
李熊飞认为本病之致病因素及病理机制是肝胆受劳,脏器不和,光明倒退,眼带障闭,肾脏虚劳,房室不节(《龙木论》),内肝管缺,眼孔不通(《外台秘要》);或阴虚血少之人,劳心忧思太过,头风痰湿欲火加攻(《证治准绳》),导致真阴暗耗,阴虚阳亢,营卫气血不和,脏腑经络失调,神水瘀滞,瞳神散大而成。
西医学对于本病的病因尚未充分阐明,眼球局部的解剖结构变异被公认为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而长时间阅读、疲劳、失眠、焦虑等精神因素也是本病的常见诱因。眼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房水循环的三个因素——生成房水的速率、房水通过小梁网流出的阻力和上巩膜静脉压。《秘传眼科龙木论》之“眼带障闭”形同于“房角关闭”,《外台秘要》之“眼孔不通”等于房水循环阻滞,中西医之论有极其相近之处。
李熊飞根据临床经验将该病的辨证及治疗分为两型:
1.肝经风热型
证候:患眼剧烈胀痛,同侧偏头痛,气轮红赤,风轮混浊,瞳孔散大,色呈淡绿,眼球坚硬,视物如雾蒙,视灯有彩圈;或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耳鸣。
辨证:肝胆火炽,风热上攻。
治法:平肝散风,泻火清热。
方药:复方槟榔煎主之,兼服石斛夜光丸。复方槟榔煎:槟榔30~50g,羚羊角10~15g,生石膏120~250g,龙胆草、栀子、黄芩、大黄、枳实、泽漆各10~15g,生石决明、夏枯草各30g。水煎2次分服。
加减:头痛不甚者,羚羊角、生石膏酌减;眼球胀硬减轻或胀硬不甚者,槟榔酌减;大便不甚实者,去枳实;恶心呕吐者,加陈皮、竹茹;若吐甚,酌加半夏、佩兰;眼球剧痛者加玄胡索;口渴引饮者加天花粉;眼球赤甚者加蒲公英、牡丹皮;头颅剧烈眩晕者加钩藤、菊花。
2.阴虚阳亢型
证候:头痛眩晕,眼胀视雾,时有虹视,气轮红赤不甚,耳鸣耳聋,心烦易怒,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大补阴丸合知柏地黄汤主之,兼服磁朱丸。大补阴丸合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黄柏、生地黄、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茱萸、山药、龟甲、五味子、生石决明、玄参。
加减:气轮红赤甚者加龙胆草;眼胀痛较甚者加郁金、蔓荆子、夏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