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偏亢、心火动血是本病出血的常见病机
2025年08月10日
二、肝阳偏亢、心火动血是本病出血的常见病机
肾藏真阴,五脏之阴赖此而生,肾阴亏虚易出现连锁反应,导致他脏阴虚。最常见者易致肝阴亏虚,肝阴不能与肝阳相对平衡则出现肝阳上亢,常伴有血压增高、动脉硬化、视网膜动脉变细,直接影响视网膜的供血状况。另则心主血脉,凡机体大小、深浅之血脉均属心所主,若肾水不能上承,心火不能下降,水火不能互济,则心火上炎。肾阴亏虚、肝阳上亢、心火上炎的共同作用,可能是脉络膜产生新生血管的潜在因素。若肝之藏血失职,心之火灼血脉,即可出现黄斑部出血,出血可位于浅层,亦可在深层,个别量多者还可积满玻璃体。凡离经之血均称为瘀血,瘀血遮蔽神光则视力严重障碍。治疗以滋阴、潜阳、清心治其本,活血化瘀治其标。李教授自拟养阴潜阳清心活血方:生地黄、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麦冬、莲子心、天麻、石决明、丹参、牛膝、三七粉、牡丹皮。用以治疗此型眼病,疗效卓著。
病案:王某,女,65岁,退休教师。左眼视物不见15天,于2002年2月10日就诊。视力右0.01(侧视)、左0.8,扩瞳查眼底见右眼黄斑部有圆盘状渗出灶,约1.5个PD大小,灶缘颜色加深,并有片状出血。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见右眼黄斑部有片状荧光遮蔽,后期有荧光渗漏。有时头昏,面红,血压偏高,舌质红少苔,脉细弦。诊断为老年黄斑湿性变性,辨治为阴虚阳亢、心火上炎,用养阴潜阳清心活血方,日1剂,煎服2次。曾先后四诊,用药不变,服用30天,眼底出血吸收,视力提高至0.25。改服滋阴明目丸以巩固疗效。观察至今,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