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辨病基础上辨证
2025年08月10日
一、在辨病基础上辨证
辨病是辨西医学的病,为什么要辨病?因为古代眼科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直窥眼底变化,都以自觉症状为基本点作为眼底病的病症名。如自觉视物昏糊渺小,称视瞻昏渺;视物似有色阴影遮挡,称视瞻有色;视直物如有弯曲,称视直如曲;视一物如有两物,称视一为二;视力大幅度急性下降,称为暴盲等。这些症状不能反映疾病的部位与性质,因一个症状可以是多种眼底病的表现,如视物变形可见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黄斑部视网膜浅脱等,而这些病的治疗、预后与转归大不相同。一种眼病可以出现多个症状,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出现视瞻昏渺、视物变形,如有出血可表现为暴盲,出血吸收遗留瘢痕又可表现为永久性青盲。因此,眼底病应以辨病为主,明确了某种眼底病,即根据该病的病理变化、不同阶段进行辨析。如脉络膜炎症,总是以充血、渗出为主,当血管充盈可视为营血有热,渗出物从血管内溢出而停积于视网膜为水湿的表现。有热必清,有湿需利,因此清热凉血、利尿渗湿为其治疗法则。李教授自拟凉血渗湿汤(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白薇、茯苓、车前子、泽泻)加减治疗脉络膜炎即是辨病的结果。
任何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如视神经视网膜炎,早期多为渗出水肿,中期多为组织增生,后期则为萎缩退变。李教授认为该病早期多为实证,中期多为实中夹虚,后期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应根据眼底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