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认识
2025年08月10日
一、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认识
黎老师认为,虽然部分糖尿病患者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但从其临床过程来看,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是合适的。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指出:“夫消渴者,由壮盛之时,不自保养,任情纵欲,饮酒无度,喜食脍炙,或服丹石,遂使肾水枯竭,心火燔炽,三焦猛烈,五脏干燥,由是渴利生焉。”说明糖尿病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导致肾水亏虚,不能涵养肝木。而肝肾同源,肝肾阴虚是阴虚证的主要病理基础。阴虚则火旺,火热伤气,于是形成气阴两虚。因此,气阴两虚贯穿于糖尿病的全过程。
糖尿病日久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气阴两虚,津液亏耗,五脏燥热,虚火上燔,灼伤眼底血络,致血络瘀滞。血络瘀滞日久,可对眼底造成慢性进行性损害,加之血液的凝、聚、黏、浓状态势必使血络的病变不断发展,又可逐渐形成瘤状物(微血管瘤);由于血络瘀滞致眼底津液不能气化,还可夹杂一些类似蜡样色调并且边界比较清楚的渗出物,此为痰浊之物。若痰瘀互结,其局部病灶可见微血管瘤与渗出物混杂。若渗出物中有边界不清楚的棉絮状物,很可能伴有高血压,病情较重,应注意检查心、肾功能。此外,热灼血络还可使血溢于外,形成小出血点,数目不等,并随病情的起伏而反复出现,临床宜仔细观察。
微血管瘤、渗出物、小出血点等病理产物基本上是集中在视网膜黄斑区及其周围,对视力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病程日久,气血瘀滞不断加深,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如较大的静脉可变为粗细不匀,严重时如腊肠状;更为严重的是新生血管的出现。黎老师认为新生血管是痰瘀互结在视网膜上的另一种形式,亦为病理产物。由于新生血管十分脆弱,可造成大出血,且出血后不容易吸收,即使部分吸收,但顽瘀残留如网如织,形成障蔽,严重影响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