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暴盲
2025年08月10日
四、暴盲
暴盲是指眼睛素常无病,骤然失明,属西医学视力急剧下降的内眼病,如急性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视网膜剥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
本病多因暴怒气逆,气血闭郁;或肝胆火炽,迫血妄行;或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调,水湿停聚;或情志郁结,气滞血瘀,脉络受阻而成。患者或感目珠胀痛,转动时牵引作痛,烦躁易怒,两胁胀痛,脉弦有力;或先见眼前红光、黑影(云雾移睛),继而完全失明,兼有胸闷纳呆、倦怠乏力、脉滑苔腻等症;或常精神抑郁、头晕眼花、耳鸣而突然失明,面色晦暗,舌上有红点、瘀斑,脉弦涩。或暴怒气逆,气血郁闭;或肝胆火炽,迫血妄行,阴精不能通于目;或脾胃受损,运化失调,水湿积聚,阳光不能上达瞳神;或情志郁结,气滞血瘀,经络阻塞,精气不能上行,均能导致忽然失明。此“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之故。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常遵循以下规律。
1.暴怒气逆,气血郁闭 症见目珠胀痛,转动则牵引作痛,胁痛善怒,脉弦有力。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用经验方理气活血汤(柴胡6g,当归尾9g,牡丹皮9g,香附9g,杭白芍9g,炒栀子6g,青皮3g)。
2.肝胆火盛,迫血妄行 先见红光、黑影,而后失明。治宜清肝解郁,凉血活血。方用羚羊散血饮。
3.水湿停聚,阳光不得发越 症见幻影色黄或灰,闪光曳动,后致失明,头重胸闷;苔腻,脉滑。治宜健脾除湿,升发阳光。方用五苓散(《伤寒论》)。
4.气滞血瘀,经络阻塞 症见忽然失明,精神抑郁,面色晦暗;舌上有红点、瘀斑。治宜祛瘀通络,活血明目。方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6g,红花3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白芷1.5g,川芎3g,牛膝6g,甘草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