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医辨治

三、中医辨治

青盲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精血不足,目窍萎闭,神光不得发越于外;或玄府郁闭,气血瘀滞,光华不能发越;或目系受损,脉络受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一般认为本病新病多实、久病多虚;急症多实、缓病多虚;外障多实、内障多虚;年轻体壮者多实、老年体弱者多虚;亦有虚实兼杂、实中见虚、虚中夹实之证。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突出眼在人体具有的视觉特殊功能、在解剖生理结构上的独特性,运用各种辨证方法,强调整体和眼局部相结合,针对病因病机而制定治疗法则,根据治则进行有效的治疗。

人类视神经大约有100万根,通过筛板处于高度的拥挤状态,同时视盘处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毛细血管特别多。由于具有这些生理结构的特点,出现病变时必然发生水、湿、瘀、热阻滞脉络不通的病理反应,所以视神经萎缩多属于脏腑虚损或虚中夹实之证。必须掌握病因变化进行辨证施治,在内治的同时要配合针灸、穴位注射、视神经按摩、球后埋线和其他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祛除病邪,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苏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