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主中医眼科和现代诊疗、科研方法相结合
廖老认为,中医要与时俱进,坚定地走中医现代化道路,积极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推动中医的发展与进步。我们中医眼科一样要适应实践需要,积极引进现代检测方法,推进中西医双轨式诊断、辨证,尽可能地与西医学接轨,与国际接轨,才能使我们中医眼科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的眼部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方面,她认为,一些眼病,尤其是内障眼病,患者往往仅有视觉方面的改变,全身无证可辨,甚至舌苔、脉象也无异常,若不结合现代显微检查仪器如裂隙灯、眼底镜甚至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觉电生理、共焦激光眼底扫描、多焦视网膜电图、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电脑自动视野、超声生物显微镜等,首先不能检查到眼底的改变,更谈不上诊断治疗了。我们一定要改变认识,不局限于现代检查手段就是西医的狭隘观念。检查仅仅是一种工具,是扩大我们中医望诊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种手段,是中医望诊的深化和延伸。只有在充分收集了患者的病症资料后,再结合我们中医眼科的局部辨证,即使全身无证可辨,甚至舌苔、脉象也无异常,也能准确诊治。所以,中医眼科诊断疾病,既离不开传统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又有针对眼这个局部器官的一些独特的诊断方法。尤其在当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中医眼科的诊断和辨证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已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其专科特色也更加显著。
她在2009年9月举办的“廖品正学术经验研修班”上总结了现代中医眼科诊治眼病的特色如下: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现代辨病与传统辨证相结合,中医药治疗与现代眼科治疗技术相结合。现代中医药治疗眼病的某些优势是:对西医诊断明确但目前尚无理想有效治疗方法的一些眼部病症,尤其是眼底病,中医药有一定的疗效,甚至较好的疗效,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针灸综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对一些全身疾病引起的眼病,中医从整体观出发,局部结合全身辨证施治,疗效明显而且比较稳定,如廖老所获科技成果“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外伤或手术患者经西医常规处理后加用中药,往往症状轻、痊愈快、瘢痕薄;患者自觉症状严重而西医检查无异常、无治疗方法者,中医辨证论治往往疗效显著。她深感中医眼科引进现代仪器检查非常必要,但应坚持“洋为中用”,切不可舍中求西、取而代之。
另一方面,廖老十分重视开展中医眼科的科研创新。在临床科研中,她以中医中药防治内障眼病为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尤其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科研方面成绩卓著,近十余年来承担国家“九五”及“十五”攻关、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4项。其中她所主持的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优糖明治疗糖网病的研究”课题是四川省在国家“九五”攻关计划中获得批准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唯一项目,课题完成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她本人还获得国家科技部先进个人奖。“十五”期间,该课题又按GCP的规范对“优糖明”(即芪明颗粒)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009年该药获国家新药证书(准字号),并已正式投产,在全国上市,造福于广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和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迅猛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也越来越多,所以该药推广应用的前景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