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讨论

五、讨论

角膜属中医黑睛范畴,又被称为风轮,在脏属肝。根据中医眼科专著记载,黑睛疾病多由外感六淫、肝胆风热所致,病机属于外感风热、肝经风热、肝经火盛、湿热蕴蒸或湿热上攻等实热证,只有在疾病后期才发展成为肝肾阴虚或阴虚火旺之虚热证。因此多以清热疏风、清热泻火、清热化湿、滋阴降火等为治则。高培质教授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象,并结合患者眼部及全身状况,认为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初期即可见脾胃亏虚的虚证表现,属本虚标实之证,即脾气虚为本,风热证为标,故以益气健脾养血为主要治则,因切中病机,大大提高了治疗该病的效果。治疗后患者的舌苔与舌质的相应变化则进一步验证了舌象与疾病的相关性。

由此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重视舌诊,将舌诊与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程及发病特点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辨证施治。舌诊有助于辨别角膜病的寒热、虚实。为保证舌诊的准确性,一方面应注意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需要掌握正确的舌诊方法——尽量在自然光线下检查;患者伸舌应尽量放松;查看舌苔时要防止被食物或药物染苔所误导。此外,望舌只是中医学望、闻、问、切四诊中的一项内容,是症状的一种表现形式,临证时还需四诊合参,将全身症状与舌诊相结合,才不至于误诊、漏诊。

(唐棠、高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