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治肝的生理基础

一、眼病治肝的生理基础

眼病治肝首先有特定的生理基础。《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肝,开窍于目。”肝、眼之间有一条特殊的、直接的渠道,《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使五脏六腑之精、气、血皆能循经上注于目。

从肝脏本身的生理功能来看,肝脏所主气血别具一格,既能贮藏有形之血,又具有升发条达之气,有“体阴而用阳”之谓,因此“肝气通于目”(《灵枢·脉度》),“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成》),目赖肝气为用而能精彩光明,分辨五色;目需肝血濡养方可助阳之气发越光华。肝主疏泄,除了能疏泄血液和舒畅气机外,还能分泌胆汁。《脉经》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中精汁渗润于上而成神膏,“神膏者,目内包涵之膏液……方能涵养瞳神”(《审视瑶函》);同时还能调节情志,使人心情舒畅、血脉和调而目光炯炯有神,无病生焉。肝主筋,眼之目系、韧带、眼肌、黑睛等状类似筋组织。正常情况下,肝有所养,淫气于筋,则上述组织坚韧自如,润泽光亮。以上说明,眼中精、气、血除先天固有之外,后天补充之源来自脏腑源源不断的化生,由肝气运行于上,使目能视万物、博采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