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见微知著
2025年08月10日
(二)见微知著
微,指微小的、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的、微小的变化,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局部的细微变化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这些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中医对脉、面、舌、耳等的诊察,都是这一原理的体现。
如《灵枢·五色》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位,头面、手足、脏腑、胸背等整个人体皆有相应的分属部位,称之为“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是察面部以知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
又如脉诊,《素问·五脏别论》便有“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说,《难经·一难》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并得到历代医家的认可,因此详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另外,诸如耳为宗脉之所聚,耳郭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临床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有诊断全身疾病的意义。因而有人提出,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脏腑的“缩影”。例如中医学认为,人体躯干部是一个较大的生命全息单位,如背部的背俞穴、胸腹部的募穴可以分别配属五脏六腑;头部大至颜面、五官(五脏分别开窍于五官),各自形成一个个生命全息系统,小至眼、耳、鼻、舌、齿,皆是相对独立的生命全息单位;其余的肢节,大至整个上肢或下肢,可以是一个生命全息单位,小至一个指节,也可以反映出整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