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阳化风证

(一)肝阳化风证

肝阳化风证指肝肾阴虚阳亢,肝阳亢逆无制,引动肝风,以眩晕头痛、肢麻震颤、僻不遂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素有眩晕,头胀痛,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体震颤,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神志清楚,仅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謇;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喉中痰鸣,半身不遂,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有力。

【证的成因】本证病因与肝阳上亢证同,多因肝郁化火,营阴内耗,或久病阴亏,或素体肝肾阴液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亢逆日久而化风所致,且多与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生痰,痰热内蕴有关。

【证候分析】肝肾阴液亏耗,肝阳亢极化风,风阳冲逆于上,气血随风阳上逆,故眩晕欲仆,头摇而痛,步履不正;肝主筋,肝肾阴液亏虚,筋失所养,肝风内动,故手足麻木;风动筋脉挛急,故项强,肢体震颤,语言謇涩。若肝风夹痰,阻滞于络脉,经气不利,则见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謇;若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夹痰上犯,蒙蔽清窍,则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喉中痰鸣;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有力为肝风夹痰之征。

【辨证要点】有肝阳上亢病史,突然出现风动的症状,如眩晕欲仆、舌强言謇、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祛痰。主方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或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鉴别诊断】肝阳上亢证与肝阳化风证,两证都是里证、实中夹虚证,都有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舌红、弦有力等肝阳上亢的表现。肝阳上亢证尚有腰膝酸软、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耳鸣、苔少津、脉细数等肝肾阴虚阳亢的表现;而肝阳化风则以突然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体震颤、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神志清楚,仅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謇,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喉中痰鸣、半身不遂等风动之象的特征性症状为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