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表征参数的采集
1.参数采集的原则 表征参数是健康状态辨识的依据,所以表征参数采集的全面、规范、准确是状态辨识结论正确与否的先决条件,如果失去这一前提,结论就不可信,状态辨识也就失去了意义。目前临床四诊信息采集的不全面、不可靠已经成为影响中医辨证准确性的突出问题。例如,部分中医师在临床上闻诊所用甚少;望诊除了望舌,很少中医师会注意神、色、形、态以及其他局部的精细望诊;脉诊也成了一种摆设,因为想辨为表证而写成“脉浮”;问诊虽然作为四诊采集的主要手段,但也是首尾不顾,断章取义;更谈不上重视天、地、时等因素的采集在辨证中的作用。因此,全面、规范、准确是状态表征参数采集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2.参数采集的方法
(1)传统中医四诊采集方法: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在充分调动人体感知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全面掌握状态信息的过程,是从不同角度诊察信息的方法,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相互取代。四诊采集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处于平静的状态中,排除外界的干扰,宁神静气,充分交流。既要重视不同诊法的特殊性,又必须强调四诊合参的“全面性”,保证采集过程的“规范性”和所采信息的“准确性”。由于传统的信息采集方法受医生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医生四诊技能的熟练程度对所采信息的“规范性”“准确性”所产生的影响较大,如何解决信息的“齐同性”已经成为中医临床和科研面临的首要问题。例如,面对同一个患者,不同医生对症状轻重程度的判断、对脉象要素的掌握、对望诊信息的重视程度等往往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辨证结论存在差异。为了提高四诊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中医学尤其强调“四诊合参”。
(2)现代实验室检验:实验室检验可以提供多种信息为健康状态辨识提供重要参考。实验室检验可以分为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病原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多种类型,主要运用光谱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干化学分析技术、电泳分析技术、基因扩增技术等不同技术来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一般借助相关的现代化仪器来自动完成。不同的实验室指标在诊断中的意义是有区别的,有些指标是公认的疾病诊断“金标准”,如乙肝两对半检测就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指标;有些信息是关键性指标,如诊断糖尿病时,血糖这一指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部分信息只是参考性指标,例如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的诊断只能起到参考作用,还必须结合其他信息才能确诊。近年来,有很多学者致力于实验室指标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期望能够赋予这些参数中医的诊断意义,这对开展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和发展中医理论都有重要的意义。
(3)中医诊断设备检测:中医诊断设备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传统中医诊断过程的模拟、分析,把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而研究开发的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仪器。例如,舌诊仪、脉诊仪、问诊仪、嗅诊仪、经络分析仪等。目前临床运用比较广泛,认可度较高的中医诊断设备主要是舌诊仪和脉诊仪。
舌诊仪硬件设备由图像采集器、照明光源、采集平台、计算机、结果输出设备等组成。其基本的工作过程如下:图像采集,图像分割,图像特征提取,图像分析,与知识库匹配得出舌象诊断结论。
脉诊仪硬件主要由脉搏传感器、定位调压控制器、计算机、结果输出设备等组成。其基本设计原理表现:首先,用各种相关的物理量来量化脉象的特征并分析脉象的信息结构;其次,选择相关的物理传感器和机械及软件系统构建信息采集平台;再次,以专家结论为依据对平台采集、绘制的脉图进行分析与机器学习;最后,建立仪器的脉象结论知识库,并对采集脉象进行判读。
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设备不断小型化、网络化,也被运用到中医信息采集和研究中,比如红外成像仪、电子鼻、电子手环等。红外成像仪最早是被运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近年来研究人员把它引入到了医学诊断领域,在疼痛诊断、肿瘤诊断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在中医领域也开展了望诊方面的研究,为中医望诊信息的采集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电子鼻是应用阵列式气体传感器对气味信息进行检测的一种新型设备。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电子鼻开展了人体气味特征的采集和研究,为中医闻诊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电子手环等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电子产品,可以及时捕捉并记录人体参数,对人体生理状态做出连续监测,目前已经被尝试用于人体状态表征参数的采集和管理中。虽然,上述仪器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其所采集参数的中医学意义仍需挖掘和探讨,距离成熟运用还需时日,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元化、多维度的研究既开阔了中医研究人员的思路和视野,也为健康状态表征参数的采集提供了新技术。同时,网络化、小型化、便携式的信息采集设备是未来状态表征参数采集设备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让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更好地为维护健康服务,是广大研究人员不断努力的研究方向。
(4)其他的信息获取途径:对于如气象、地理信息、各地幸福指数等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的宏观参数,其来源可以是气象局、环保局、社会科学院等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开信息,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也可以借助相应的仪器或调查量表,由研究小组自行测试获得。这些宏观参数的解读,有时需要相应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其对不同健康状态的辨识意义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