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虚证
2025年08月10日
(一)血虚证
《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万物生成之道,惟阴与阳。非阳无以生,生者神其化也,非阴无以成,成者立其形也。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王;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然人之初生,必从精始。精之与血,若乎非类。而丹家曰: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灵物总属阴。由此观之,则凡属水类,无非一六所化,而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而百骸表里之属,凡血亏之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
《证治汇补·血症》:血虚者,其症朝凉暮热,手足心热,皮肤干涩甲错,唇白,女子月事前后不调,脉细无力。法宜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