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随经络循行输布于周身

(三)气血津液随经络循行输布于周身

《灵枢·本神》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卫气行》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素问·逆调论》指出:“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寒凝血脉或阳气不足,则肌肤凉而喜温;热邪窜络或阴虚内热,则肌肤温热喜凉。气血津液充足,则肌肤滑润;若气血不足或津液亏虚,则肌肤枯涩;瘀血内阻、新血不生,则肌肤甲错。气血津液凝聚不散,还可形成积、聚、痰核等肿块。此外,诊虚里还可候宗气之强弱、疾病之虚实、预后之吉凶。

众所周知,切诊中脉诊是中医最重要的诊察手段之一。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会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相应的变化,医生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脉搏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节律(齐否),以及脉的形态(大小)及流利度、紧张度等不同表现而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以及病的表里、虚实、寒热。脉诊可以识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推测疾病的病因和病证,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