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生的原因
事实证明,临床大部分误诊现象与医生的医德医风、基本素质、专业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1.医生的医德医风 临床实践中有一半以上的医疗纠纷并非由于医疗技术的原因,而是由于医生的医德医风造成误诊、误治引起的。医术是治病的手段,而医德是医术的载体,是医术得以正确运用的保障,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为了减少误诊,必须做到医德医术兼备,而高尚的医德是减少误诊的前提。
因为医生的医德、医风因素而造成误诊主要表现在心存不仁、精神不专、趋于名利、骄傲自满、不求甚解。
2.医生的基本素质 医学是一种特殊行业,历代医家对医生的要求很高,《黄帝内经》称“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意即不适合做医生的人,就不能传授其医学知识,以免危害社会。可见,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对其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基本素质包括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综合体现在个人的仪表、性格、表情、语言等方面,素质低下是医生误诊重要的原因。医学是一种特殊行业,对从医者有特殊的心理素质要求。过于胆大粗心者,临诊时不能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不能敏锐地捕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微细变化,这不仅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而且无法获取准确完整的资料。反之,如果医生心细而胆小,胸无灼见,或固守成见不能知常达变,也常导致误诊误治。
3.医生的人文素质 中医强调的不仅仅是治“病”,更是治“人”。以人为中心的恒动疾病观,处处将疾病置于活的人身上,随着时间、空间的演变中去考察,决定了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如果医者不明此理,忽视了人的疾病既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又与自然环境、社会、心理、情绪、行为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诊病时把思路局限于病家的只言片语,或仅凭简单的舌脉之象,不顾四时气候、天地阴阳,必然顾此失彼。医学的道理很深奥,疾病的发展千变万化,若非多闻博识,勤学苦练,是难以掌握的。只有人文素质高的医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详察疾病之缘由,洞悉疾病之隐曲,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4.医生的专业素质 精湛的医术是正确诊断的前提,医生的专业素质低下是临床误诊的重要原因。引起误诊的医生专业素质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基本功不扎实、经典钻研不深、经验不足和临床思维能力差等方面。部分医务人员,由于忽略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的动态观察,缺乏周密的调查研究,不能全面、准确、规范地获取临床资料,仅凭主观想象做结论;或者片面夸大自己的主观印象,对患者家属的陈述不重视,失去正确诊断的时机;或者当病情发生变化时,医生不能从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原来的诊断,而是因循保守,维持原有结论,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是十分不利的。脱离临床实际,主观臆断,乃是正确诊断之大敌。
中医认识疾病通常需要审证求因,追溯病机,但如果医生生活阅历不足、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理解不深、理论掌握不系统或运用不灵活、不能正确采集临床信息,不加分析地确定问诊所得、思维定式等原因的存在,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医临诊中正确地追溯病机、探求病因,进而影响到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