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劳
过劳,即过度劳累,主要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方面。
1.劳力过度 又称“形劳”,是指强力久劳,劳伤形体导致积劳成疾,或者见于病后体虚,勉强劳作导致旧疾复发。
【临床表现】神疲体倦,气短乏力,嗜睡懒言,食欲不振,口干汗多,头目眩晕;腰背、四肢关节或全身酸软、胀痛不适,活动受限;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的成因】多因体力劳动过度,劳伤形体所致。
【证候分析】本证由于肺为生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过度劳力,损伤内脏精气,导致肺脾气虚,功能减退。宗气不足,中气下陷,故常见神疲体倦,气短乏力,嗜睡懒言,汗多口干,食欲不振。同时,过度劳力导致腰背、四肢关节等受力部位受损,累及筋肉、经络、关节,故见腰酸腿疼,四肢关节或全身酸软、胀痛,活动受限。
【辨证要点】以神疲体倦,嗜睡懒言,气短乏力;腰酸腿疼,四肢关节或全身酸软,活动受限为辨证要点。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主方六君子汤(《医学正传》)。
2.劳神过度 又称“心劳”,是指长期思虑过度,暗耗心血,损伤心脾而导致的病证。
【临床表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少华;甚至心力交瘁,食少消瘦,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弱。
【证的成因】多因长期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所致。
【证候分析】本证由于心藏神,脾主思,血养神,长期思虑过度,易暗耗心血,故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梦、面色少华等血虚失荣症状。劳神日久,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则食少消瘦、腹胀便溏。
【辨证要点】以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身心憔悴,食少消瘦,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弱为辨证要点。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方归脾汤(《严氏济生方》)。
3.房劳过度 又称“肾劳”,是指房事过度,纵欲少节,或妇女早孕多孕,或手淫恶习等,耗精伤气所致的病证。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早泄,月经不调,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甚至不孕,阳痿,舌淡胖,脉沉迟无力。
【证的成因】多因房劳过度,纵欲无度所致。
【证候分析】本证由于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不宜过度耗泄。房事过度,导致肾精耗伤,故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早泄、月经不调等症状。肾精久耗,易致性功能减退、精神萎靡、不孕、阳痿等症。
【辨证要点】以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遗精早泄,舌淡胖,脉沉迟无力为辨证要点。
【治法】补肾益精。主方左归丸(《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