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虚血瘀证

(二)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指由于气虚运血无力,而致血行瘀滞,以气虚和血瘀症状并见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面色暗滞,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胸胁或其他部位疼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淡紫或有紫斑、紫点,脉涩无力。

【证的成因】多因素体气虚,或病久气虚,或年高脏气亏虚,气虚运血无力,以致血行不畅而瘀滞,进而导致气虚血瘀互见。

【证候分析】气虚致脏腑功能减退,故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不上荣于面,则面色淡白;血行迟缓,瘀阻脉络,则面色暗滞;血行瘀阻,不通则通,故疼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本证临床多见心肝病变,故疼痛常见于胸胁。舌淡暗或淡紫或有紫斑、紫点,脉涩为气虚血瘀之象。

【辨证要点】气虚证与血瘀证的症状共见。

【治法】补气活血。主方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