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阳病证

三、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指邪犯少阳,正邪分争,枢机不利,胆火内郁,经气不畅所表现的证。其病理特点为少阳胆气不疏、胆火上炎、经气郁结,故其辨证提纲概括为“口苦,咽干,目眩也”。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证的成因】多系太阳经证不解,邪传少阳,或厥阴病转出少阳,或外邪直入少阳,胆气被郁,正邪分争而成。

【证候分析】少阳阳气较弱,邪正分争,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邪正互有胜负,故见寒热往来;少阳受病,邪热熏蒸,胆热上泛必致口苦,津为热灼则咽干,少阳风火上逆,所以目为之眩;少阳之脉布于胁肋,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胆热木郁,横犯胃腑,胃气上逆,故默默不欲食,甚或时时欲呕;胆热上逆,内扰心神,故心中烦扰;胆气被郁,脉气紧张,是以脉弦。

【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

对于少阳病证所表现的证候,不必一一求齐,临证只要见到能够反映少阳病机的证候即可诊断,正是“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治法】和解少阳,条达枢机。主方小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