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络气虚证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麻木、疼痛、感觉减退,伴心悸气短,咳声无力,腹满纳少,肢体困倦,健忘,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或细涩。
【证的成因】多因先天不足真元之气亏虚,饮食失调后天之本不固,水谷之气生化乏源,或久病耗损,损伤正气等皆可使络气不足。
【证候分析】络中气虚不能布散于周身,温煦防御卫外功能不足,则见自汗恶风、畏寒肢冷之症。宗气不足则见声低气怯,甚则大气下陷。真元之气亏虚,脏腑之气不足则有相应见证,如心络气虚之心悸气短,动则加剧;肺络气虚之声低息微,咳声无力,动则更甚;脾胃络气不足之腹满纳少,肢体困倦,或胃脘隐隐作痛;肝络气虚之两胁隐痛,腹胀纳呆;脑络气虚之头晕耳鸣,思维迟钝。
【治法】益气养络。方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