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紫斑
2025年08月10日
十四、紫斑
紫斑亦称紫癜,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紫点紫斑,压之不褪色为其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病症。其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
【四诊要点】
1.问诊 紫斑形成的原因或诱因、紫斑出现的时间、紫斑的特征、紫斑的程度、紫斑的部位;伴随的症状,如发热、口渴、出血、便秘,以及结合《十问歌》诊察全身其他症状。
2.望诊 皮肤出现紫点紫斑。
3.切诊 紫斑压之不褪色。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管收缩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骨髓穿刺等。
【辨证思路】
1.层次一:根据起病、病程、紫癜颜色等辨虚实
(1)起病急,病程短,紫癜颜色较鲜明者,多属实。
(2)起病缓,病情反复,病程缠绵,紫癜颜色较淡者,多属虚。
2.层次二:根据紫斑伴随症状分辨实证紫斑
(1)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考虑风热伤络。
(2)皮肤出现紫点紫斑,或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有力,考虑血热妄行。
3.层次三:根据紫斑伴随症状分辨虚证紫斑
(1)紫癜反复出现,紫斑、紫点颜色淡紫,常有鼻衄、齿衄,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考虑气不摄血。
(2)紫癜时发时止,鼻衄齿衄,血色鲜红,低热盗汗,心烦少寐,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光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考虑阴虚火炎。
【辨证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