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肝血虚证

五、心肝血虚证

心肝血虚证是指心、肝血虚,以心悸失眠、眩晕肢麻、经少与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头晕目眩,面白无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甚则震颤拘挛,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苔白,脉细。

【证的成因】多由久病体弱,劳伤心血,阴血亏虚,或失血过多,或他脏病变累及心肝两脏等引起。

【证候分析】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精神情志调节方面。心血充则肝有所藏,肝血足则心有所主。血液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健忘多梦。血液亏虚,筋目爪甲失濡,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爪甲不荣。血虚风动,则肢体麻木、震颤拘挛。血虚,头目失养,血海空虚,脉络失充,则头晕目眩,面白无华,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

【辨证要点】以心悸失眠、眩晕肢麻等与血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治法】养血安神。主方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鉴别诊断】心脾两虚、心肝血虚证均有心血亏虚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表现。心脾两虚有纳差、腹胀便溏、出血等脾虚证表现;心肝血虚伴有头晕耳鸣、肢体震颤等肝血不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