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头晕
头晕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指患者头脑眩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感觉自身或眼前景物旋转,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
头晕可有三种表现,具体如下:①感觉外界四周景物在旋转或摇动。②自身旋转、摇动或跌倒的感觉,或自己头内在旋动的感觉。③感觉双足站立不稳和步履不稳或不灵。
【四诊要点】四诊采集以问诊为主要方式,譬如询问患者头晕的特点、头晕的可能诱因或加重原因;询问伴随的症状,如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同时结合《十问歌》诊察全身其他症状,加以鉴别辨证。
【辅助检查】磁共振成像、周围前庭系统的检查(如视频甩头试验、眼震视图、转椅试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检查等)、耳蜗的检查(如电测听、耳蜗电图、耳声诱发电位检查等)等。
【辨证思路】
1.层次一:根据病程长短、病情的轻重、治疗难易分辨外感头晕或内伤头晕
(1)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易于痊愈,伴有明显的外感六淫病史,考虑外感头晕。
(2)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考虑内伤头晕。
2.层次二:根据发病时节分辨外感头晕的病邪性质
(1)头晕突发,程度较轻,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头身疼痛、苔薄、脉浮等,考虑表证头晕,应结合其具体证候不同而分辨其感邪性质,具体可参考发热。
(2)夏令盛暑季节,突发头晕欲仆,伴头痛、壮热、烦渴汗多、脉洪数,考虑冒暑头晕。
3.层次三:根据发病方式分辨内伤头晕的虚实性质
(1)因劳倦而发,多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的虚性头晕。
(2)因情志波动、饮酒、暴食、外伤而发或加重者,多为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络的实性头晕。
4.层次四:根据头晕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分辨内伤头晕的病理机制
(1)头晕,动则加剧、遇劳易发,面色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考虑气血亏虚。
(2)头晕,伴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考虑肾精不足。
(3)头晕,伴见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考虑肝阳上亢。
(4)头晕,头重如蒙,胸闷作恶,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考虑痰浊中阻。
(5)外伤后头晕,伴头痛如刺,痛处固定,舌紫,脉细或细涩,考虑瘀血。
【辨证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