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诊失误
2025年08月10日
(四)切诊失误
现代中医临床中,许多医生对脉诊临床意义认识不足,脉学理论研究不精,往往一错再错,以讹传讹。如促脉是指“脉来急促,时有一止,止无定数,一止即来”;结脉是指“脉来缓慢,时有一止,止无定数,一止即来”;而代脉是指“脉来缓弱,时有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返”。促、结、代三者在脉率和节律上有本质的不同,是不可能同时在一个患者身上见到的。
临床上有部分医生对切诊不够重视,应付了事。如见到肝病不施脉诊便写“脉弦”,见到妊娠试验阳性便写“脉滑”。这种现象对于患者来说似乎望闻问切四诊悉备,但对于诊断来说却丢失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导致误诊的概率增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强调望、闻、问、切当合参运用。四诊活动属于宏观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若临床医生基础知识缺乏,临床技能不实,疏忽大意,主观臆断,其结果必致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