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疼痛

三、问疼痛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能发生于机体的任何部位。可以诊查疼痛发生的部位以及疼痛特征,来推测受病脏腑组织部位及病理改变的性质。

引发疼痛的病因病理可概括为虚、实两大类。因邪实而致痛者,或感受外邪,或饮食积滞,或气滞血瘀,或痰浊阻滞,或外伤虫积等,均可阻滞肌腠脉络、脏腑气血,阻碍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则发生“不通则痛”的病理;因正虚而致痛者,或气血不足,或阴精亏损,使机体脏腑脉络失养,则发生“不荣而痛”的病理。前者属实证,后者属虚证。

临床应根据疼痛起病的急缓,病程的新久,疼痛的特点、程度及患者的喜恶等情况,进行虚实辨证。一般情况下,若新病疼痛,起病急,病程短,痛势较剧,持续不止,痛而拒按者,多属实证;若久病疼痛,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痛势较轻,时痛时止,痛而喜揉按者,多属虚证(图3-1)。

此外,还需询问疼痛的部位及伴随症,方可比较准确地辨别疾病发生的病位,以及寒热、虚实、痰阻、血瘀等病理性质。一些相关的医学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也对疼痛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img

图3-1 疼痛的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