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的错杂
2025年08月10日
一、证的错杂
《灵枢·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灵枢·师传》: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饮,小腹痛胀。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凡勘伤寒,必先明表里寒热:有表寒,有里寒,有表里皆寒;有表热,有里热,有表里皆热;有表寒里热,有表热里寒;有里真热而表假寒,有里真寒而表假热。发现于表者易明,隐伏于里者难辨。凡温病伏暑将发,适受风寒搏束者,此为外寒束内热,一名客寒包火。但要辨表急里急,寒重热重。外寒重而表证急者,先解其表,葱豉桔梗汤加减。伏热重而里证急者,先清其里,柴芩清膈煎加减。
《重订通俗伤寒论·气血虚实》:总而言之,纯虚者不多见,纯实者则常有。虚中夹实,虽通体皆现虚象,一二处独见实证,则实证反为吃紧;实中夹虚,虽通体皆现实象,一二处独见虚证,则虚证反为吃紧。景岳所谓独处藏奸是也。医必操独见以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