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伤辨证

第三节 情志伤辨证

情志是七情和五志的统称,主要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活动是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表现之一,因而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脏腑气血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若七情太过,可直接损伤人体相应脏腑,引起脏腑气机紊乱,经络气血阴阳失和而表现出的病证。

病因多为外界刺激,导致情志太过强烈或持久,从而损伤内脏,表现出气血阴阳的变化,引发各种情志精神异常和脏腑疾病。《医学真传·七情内伤》:“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忧通肺,悲、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与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七情内伤则有所亏损。疗之不易也,须识其何脏独伤,观其色,察其脉,验其形神,详其太过与不及,而后调济之。”《素问·举痛论》也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