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二、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大肠禀阳明燥化之气,主津液所生的病变。手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每日卯时(5~7点),周身气血俱注入大肠。

【临床表现】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气盛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证的成因】多由风寒湿邪痹阻或大肠邪热随经上冲所致。

【证候分析】大肠经多气多血,其经脉走颈部,入下齿龈。如果本经受外邪侵犯而经气有了变动,就会气血壅滞不通,发生下齿疼痛,颈部肿大。大肠与肺相表里,如大肠传导失职,津液内伤,火热郁盛,则目黄、口干、喉中肿痛。大肠经脉布于鼻孔两侧,故经气变动可以出现鼻塞流涕或鼻出血。本经气血流行不畅,经气不利,则可见本经所过的肩部和臂臑前侧发生疼痛,食指疼痛不能活动。若经脉气盛有余,壅遏郁结而化火,则可在经脉所过的部位发生灼热肿痛;若经气亏虚,不能温煦,就会出现恶寒战栗,且难以回复温暖。

【治法】疏通活络,调理肠道。实泻虚补,寒则加灸。取本经穴为主,配以手太阴、足阳明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