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医诊断基础理论的学习
2025年08月10日
(一)重视中医诊断基础理论的学习
中医学的学习需要广博的基础,因为它的学习体系涉及天文、地理、气象、历法及其他文化哲学多方面的知识。《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要求,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也是如此。中医诊断基础理论是中医诊断和辨证思维的基础,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延伸和连接临床的桥梁,二者密不可分。如中医诊断学中有关神、色的生理病理基础,舌象、脉象的临床意义,病性辨证,脏腑的证候特点等,都运用了阴阳五行、精神气化、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因此,要学习掌握好中医诊断的基本技能,必须要以了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为前提,而后才有可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反之,便不能对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按照中医学理论进行归纳、分析,也不能确定其相互间的病理生理联系及其临床意义,更无法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所以,学习中医诊断学必须在系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只有把习得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为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