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脉的部位

一、诊脉的部位

《素问·三部九候论》: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伤寒论·序》: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难经·二难》: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素问·五脏别论》: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按:原文为脉动,根据《针灸甲乙经》改之)。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鸠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呼吸之府,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

《景岳全书·脉神章·部位解》: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与心包络,得南方君火之气,脾土受生,肺金受制,其主神明清浊。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与膻中,得西方燥金之气,肾水受生,肝木受制,其主情志善恶……左关,肝部也,其候在肝胆,得东方风木之气,心火受生,脾土受制,其主官禄贵贱。右关,脾部也,其候在脾胃,得中央湿土之气,肺金受生,肾水受制,其主财帛厚薄……左尺,肾部也,其候在肾与膀胱、大肠,得北方寒水之气,肝木受生,心火受制,其主阴气之寿元。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肾与三焦、命门、小肠,得北方天一相火之气,脾土受生,肺金受制,其主阳气之寿元。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右寸肺胸,左寸心膻。右关脾胃,左肝膈胆。三部三焦,两尺两肾。左小膀胱,右大肠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