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树立恒动的治疗观
疾病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而且大多是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先治哪一个层次、哪一个脏腑,医生应做到心中有数。层次不清,则治表犯里,治上犯下,引邪深入。不明脏腑,则治肝犯脾,治肾伤心,自伐根本。临证处方除有十分把握者外,还应留有余地,不可自信太过,草率从事。同一病变,不同阶段,治各不同,这就要求医生注意把握治疗的时机。只有不失时机,应变施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如外感伤寒太阳失治,即传少阳,少阳失治,即传阳明,三阳不治,即传三阴。这就是不能把握时机进行治疗造成的失误。临证施治,最忌表证未去而先虚其里,疗腑病而伤脏气,使邪气内陷而发生其他变证。古人把这叫作“开门揖盗”“引狼入室”,危害最烈。如有的医生见热盛唯恐起惊,以牛黄丸等一类有麝香的凉药预防惊风,引热入脑。又如麻疹,医生恐其热邪伤阴,早用石斛等甘凉抑遏邪机,使疹不得透发。如此误治责在对病势判断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