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食

(一)伤食

伤食指因饮食不节,任恣肥甘,损伤脾胃,导致受纳和运化失常的病证。“食呕”“食泻”“食积呕吐”“食滞脘痛”等均属伤食范畴。

【临床表现】伤食在胃,则胃痛脘痞,纳差嗳腐,嗳气厌食,胸膈痞满;伤食在肠,则腹痛肠鸣,呕吐或吐泻交作,泻后腹部胀痛减轻,苔厚腻,脉滑或沉实;若误食毒物,则吐泻交作,腹痛如绞,严重者出现头痛、昏迷等严重中毒症状。

【证的成因】多因饮食不节,任恣肥甘,损伤脾胃所致。

【证候分析】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皆能损伤胃肠,形成饮食所伤的证候。胃主降纳,若饮食伤胃,胃失和降,纳食无权,故可产生胃痛、嗳气厌食、胸膈痞满等症。中焦气机阻滞,小肠失于受盛,大肠失于传导,则腹痛肠鸣、泄泻或吐泻交作。若因过食肥甘厚味导致伤食,则泻下物臭秽难闻。食滞于中,脉气壅滞,故脉见滑实有力;食滞与胃中失降的浊气相蒸,故苔厚腻、口臭。若不慎误食毒物,则骤伤胃肠之气,气机逆乱,吐泻交作。

【辨证要点】以腹痛脘痞,纳差嗳腐,腹痛肠鸣,呕吐或吐泻交作,泻后腹部胀痛减轻,苔厚腻,脉滑或沉实为辨证要点。

【治法】消食化滞,理气和胃。主方保和丸(《丹溪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