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虚风内动证

(二)虚风内动证

肝为风木之脏,赖肾水以滋养,肾阴亏损可导致“水不涵木”,肝失阴精滋养而形成肝风内动的病理变化。由于这种动风缘于阴虚,故称为“虚风”,它与热邪炽盛引起的肝风内动证属“实风”者性质不同。虚风内动是在肾精虚损的病理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故有肾精虚损的基本病理表现,所以临床常把下焦病变统称为肝肾阴伤。肾精耗损证、虚风内动证一般发生于疾病的后期,多属邪少虚多或纯虚无邪,阴精大衰,病情危重。若正气渐复,祛余邪外出则仍可向愈。但若阴精耗尽,阳气失于依附,则可因阴竭阳脱而死亡。

【临床表现】手足蠕动甚或瘛疭,肢厥,心中憺憺大动,神倦,舌绛少苔。

【证的成因】肾精虚损,虚风内动所致。

【证候分析】肝为风木之脏,依肾水滋养,如肾水受劫,肝失涵养,筋失濡润,则风从内生,症见手足蠕动,甚或瘛疭。此外,肾水枯竭,不能上济心火,心神不能内舍,则见心中极度空虚而悸动不安,即所谓憺憺大动。

【辨证要点】手足蠕动,或瘛疭,舌绛苔少,脉虚。

【治法】滋阴养血,柔肝息风。主方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