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肿瘤舌象

(四)肿瘤舌象

1.肝癌 原发性肝癌患者青紫舌较多,且青紫舌者大多为晚期患者,能行手术切除的比例少,合并中度以上肝硬化的比例增高,预后差。有认为肝癌患者在舌的左右两侧边缘有成条纹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状黑点,称“肝瘿线”。

2.原发性肺癌 舌质大多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以黄腻、白腻、花剥多见,其中花剥苔均见于Ⅲ~Ⅳ期患者。观察肺癌患者与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舌象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组患者紫舌、少苔或无苔舌下络脉曲张的比例都有增加,而淡红舌、薄苔的比率都趋于减小。总体上肺癌组患者的青紫舌比率达52.75%,青紫舌、腻苔或厚苔的比率高于良性疾病组,说明了舌象反映病情的轻重与TNM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舌质淡红、舌苔薄而质润,多为病之早期;舌质红或紫、青,苔厚而腐腻,多为肺癌中晚期。

3.白血病 病情完全缓解时,舌质转为正常稍淡,舌苔大多为薄白苔;病情恶化时,红绛舌增多,甚至见干枯舌,黄腻、黄燥苔增多,还可见灰黑苔。急性白血病青紫舌少见,而慢性白血病青紫舌为数较多,可能与肝脾大、瘀血有关。白血病急性发作时,尚多见舌溃疡。

4.食管癌 不少单位利用舌诊作为初筛食管癌的方法,凡见青紫舌再做进一步调查,能发现不少早期癌,筛查率达5%~11%。但也有研究认为,单以青紫舌作为初筛,可能有1/3无青紫舌的食管癌漏诊,应结合问诊、家族史、症状等才较全面。也有学者指出食管(贲门)癌患者多见桃形舌;食管癌中期患者在舌根处有紫红色小结节。也有人认为舌质紫暗、苔厚(污秽)、花剥苔、舌下络脉紫暗(怒张)可作为上消化道癌的观察指标。而食管癌早期患者的舌象以淡红舌,黄苔、厚腻苔比例最高;中期的舌象以红紫、青紫,厚腻苔、黄苔、剥苔多见;晚期的舌象以青紫、淡青紫,厚腻苔、无苔比例最高。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中,舌诊是一个重要手段,但仍须“四诊合参”。

5.胃癌 胃癌患者多见青紫舌、剥苔、舌下络脉异常及舌边、舌下瘀斑、瘀点。另有报道胃癌患者的舌质改变以青紫舌、裂纹舌、舌下络脉曲张为主,晚期患者舌质可淡白无华,舌胖或有齿印,舌苔以黄腻花剥苔较多见。约1/3的胃癌患者见花剥苔,而良性胃溃疡患者很少见有花剥苔。因此,花剥苔对胃溃疡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