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与胆病辨证
2025年08月10日
第四节 肝与胆病辨证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位于右胁,与胆经脉络属,互为表里。主要生理功能:一是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疏泄胆汁,促进脾胃运化,推动津血运行,调节生殖活动;二是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肝为刚脏,将军之官,其气主升主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足厥阴肝经绕阴器,循少腹,布胁肋,系目上额交颠顶。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绕行头身之侧。
肝的病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疏泄失职,临床常见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少腹、乳房胀痛或窜痛,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抽搐等症状;二是肝不藏血,临床常见视物模糊、两目干涩、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月经不调等症。此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主目……在体为筋……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故目、筋、爪甲的病变通常也归属于肝。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附于肝,为中正之官、中精之府,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主决断,并与情志活动有关。胆病以胆汁疏泄失职和主决断功能失常为主要病理变化,常见症状有口苦、黄疸、惊悸、失眠及消化异常、胆怯易惊等。
肝病分为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肝病的虚证常见肝阴虚、肝血虚;肝病的实证常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胆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虚实夹杂证常见肝阳上亢证、肝阳化风证。胆的病证有胆郁痰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