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血两虚证

(三)气血两虚证

气血两虚证指气血不能互生,以气虚和血虚症状并见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眼睑、爪甲颜色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形体消瘦,肢体麻木,月经量少、色淡、愆期甚或闭经,舌质淡白,脉弱或虚。

【证的成因】气属阳,血属阴;阴阳互根,气血互生。临床常因素体虚弱,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先有气虚,气不生血,或因血虚,化气乏源,气随之不足;或失血,气随血耗等原因,导致本证的发生。

【证候分析】气虚,脏腑功能减退,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气血双亏,脑窍失养,故头晕目眩;气血不足,不能上荣,则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及眼睑颜色淡白;血液亏虚,冲任失养,则月经量少色淡,愆期甚或闭经;血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心悸、失眠;血亏,不能滋养形体、筋脉、爪甲,故形体消瘦、肢体麻木、爪甲淡白;舌质淡白,脉弱或虚均为气血两虚之征象。

【辨证要点】气虚证与血虚证的症状共见。

【治法】气血双补(益气补血)。主方八珍汤(《正体类要》)、当归补血汤(《脾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