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肝郁脾虚证
2025年08月10日
十一、肝郁脾虚证
肝郁脾虚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亦称肝脾不调证。
【临床表现】胸胁胀满窜痛,情志抑郁,善太息,或急躁易怒,腹胀纳呆,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舌苔白,脉弦或弦缓。
【证的成因】多因情志抑郁,肝失调达,疏泄失常,或饮食不节、劳倦内伤,脾失健运,木郁乘土所致。
【证候分析】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相互协调。肝疏泄气机,助脾胃之消化;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濡则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疏泄。肝失疏泄条达,气机郁结不畅,则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脾失健运,则食少、腹胀、便溏。肝郁脾虚,气滞湿阻,则肠鸣矢气,大便溏结不调或溏而不爽,腹痛欲便、泻后痛减,苔白,脉弦或缓。
【辨证要点】以胸胁胀满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
【治法】疏肝理脾。主方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或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鉴别诊断】肝郁脾虚和肝胃不和皆由肝气横逆乘脾犯胃所致,两者皆有肝气郁结的表现。其所不同者:肝郁脾虚尚有食少纳呆、腹胀泄泻等脾失健运症状;肝胃不和尚有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呕恶等胃气上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