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虚实转化

(三)虚实转化

虚实转化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正邪力量对比的变化,致使虚证和实证相互转化,形成相反的证。实证转虚为疾病的一般规律,虚证转实临床较少见到,多表现为因虚致实、本虚标实的错杂证。

1.实证转虚 实证转虚是指原为实证,后出现虚证,而实证随之消失。由于失治、误治,以及邪正斗争的必然趋势等原因,以致病邪耗伤正气,或病程迁延,虽邪气渐却,但阳气或阴血已伤,渐由实证变为虚证。实证转虚临床上极其常见,基本上是病情演变的一般规律。

2.虚证转实 临床上真正的虚证转实极其少见,实际上常常是因虚而致实,形成虚实夹杂的证。

所谓虚证转实是指病情本来表现为以虚为主的证候,由于积极的治疗、休养、锻炼等,正气逐渐来复,能与邪气相争,以祛邪外出,从而表现为属实的证。如腹痛加剧,或出现发热汗出,或咳嗽而吐出痰涎等,此时虽然症状反应激烈、亢奋,但为正气奋起欲祛邪外出,故脉象较前有力,这对病情有利。还有一种情况,患者素为虚证,因新感外邪,或伤食、外伤等,以致当前症状表现以实为主,虚证症状暂时不够突出,辨证诊断应为实证。这虽然不是直接由虚证转化成实证,但从虚证与实证之间的先后诊断来看,亦可视为一种虚证转实。另外,本为虚证,由于正气不足,气化失常,以致病理产物停积体内,而表现某些实证的证候者,一般不能理解为虚证转实,而应属于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