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问经带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诸脏病因》:女人以血为主,血王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而血之所主,在古方书皆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凡伤心、伤脾、伤肝者,均能为经脉之病。
《景岳全书·妇人规·辨血色》:凡血色有辨,固可以察虚实,亦可以察寒热。若血浓而多者,血之盛也;色淡而少者,血之衰也……至于紫黑之辨……紫赤鲜红,浓而成片成条者,是皆新血妄行,多由内热;紫而兼黑,或散或薄,沉黑色败者,多以真气内损,必属虚寒……或如屋漏水,或如腐败之宿血,是皆紫黑之变象也。
《医原·问症求病论》:妇人问其有无胎产,月事先期后期,有无胀痛。
《医述·女科原旨·崩漏》:崩为急证,漏是缓病。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带下》:白带多属气虚……带下如浓泔而臭秽特甚者,湿热。
《妇人良方·带下》:妇人带下其名有五……若伤足厥阴肝经,色如青泥;伤手少阴心经,色如红津;伤手太阴肺经,形如白涕;伤足太阴脾经,黄如烂瓜;伤足少阴肾经,黑如衃血。
《傅青主女科·女科上卷·带下》: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第九节·带下》: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故扁鹊自称带下医,即今所谓女科是矣。
《傅青主女科·女科上卷·调经》: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夫火太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宜不药有喜。
《胎产心法·临产须知十四则》:临产自有先兆,须知凡孕妇临产,或半月数日前,胎胚必下垂,小便多频数。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不调候》:妇人月水不调,由劳伤气血,致体虚受风冷,风冷之气,客于胞内,伤冲脉、任脉,损手太阳、少阴之经也。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络之海……若冷热调和,则冲脉、任脉气盛,太阳、少阴所主之血宣流,以时而下。若寒温乖适,经脉则虚,有风冷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为不调也。
《圣济总录·妇人血气门·妇人月水不调》:月水不调者,经血或多或少,或清或浊,或先期而来,或后期而至是也。盖由失于调养,而冲任虚损,天癸之气,乖于常度,故《内经》曰:任脉通,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言其有常度也。
《女科百问·第五问·何以谓之经候》:何以谓之经候?答曰:夫女子十四天癸至,肾气全盛,冲流任通,血渐盈,应时而下。常以三旬一见,愆期者病,故谓之经候。然经者,常也。候者,谓候一身之阴阳也。经常之气,伺候而至,若潮候之应乎时也,天真之气与之流通,故一月一次行,平和则不失乎期,所以谓之经候,又名月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