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胸痛
胸痛是指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胸痛的病位主要在于心、肺,也与肝、胁肋有关。
【主要类型】根据临床表现特点,胸痛的主要类型有如下几种。
1.冷痛 胸部疼痛有冷感,寒邪伤络多为实证,阳气亏虚不能温煦脏腑多为虚证。
2.闷痛 胸部疼痛兼有憋闷感,多见于心前区,多因气机不畅所致。
3.绞痛 胸部痛势剧烈,如刀绞割,多因有形实邪阻碍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4.胀痛 胸部疼痛兼有胀感,是气滞的疼痛特点,多因肝气郁结所致。
5.灼痛 胸部疼痛灼热感,火邪攻络多为实热,阴虚火旺多为虚热。
6.隐痛 胸部疼痛不剧烈,绵绵不休,时作时止,多因阳气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7.痛连心下 痛连心下,伴有脉沉紧,多为太阳病误下,表邪入里化热入膈所致。
【四诊要点】
1.问诊 胸痛的原因或诱因、胸痛的时间、胸痛的特征、胸痛的程度、胸痛的部位;伴随的症状,如胸闷、咳嗽、气短、咯血,以及结合《十问歌》诊察全身其他症状。
2.望诊 胸部皮肤颜色,有无伤口或紫斑紫点,面色白,舌苔白,属寒证;面色红,舌苔黄,属热证。
3.闻诊 咳嗽气喘,呼吸音异常。
4.切诊 胸部有隆起或凹陷。
【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
【辨证思路】
1.层次一:根据胸痛的致病因素分辨外感胸痛与内伤胸痛
(1)具有明显外邪致病因素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恶寒与发热并见,热度较高,或兼有咳嗽、脉浮等症,考虑外感胸痛。
(2)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伴有反复发热的病史,临床多见由寒、热、气、血、痰、瘀引起的胸痛,考虑内伤胸痛。
2.层次二:根据疼痛伴随的发热与恶寒分辨外感胸痛的病邪性质
(1)胸胀痛,每于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伴壮热,咳喘,咳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苔黄,脉浮数,考虑风热壅肺。
(2)胸痛,遇寒尤甚,咳嗽引胸痛,伴痰白,四肢不温,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脉迟或紧,考虑风寒袭肺。
(3)胸痛连心下,拒按,或伴项强,口燥而渴,或大便干结,有潮热,考虑结胸证。
3.层次三:根据胸痛的性质、伴随症状分辨内伤胸痛的虚实性质
(1)闷痛,伴见痰多气短,肢体沉重,遇阴雨天加重,苔浊腻,脉滑,考虑痰浊痹阻;伴见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自汗,面色白,四肢欠温,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脉沉细,考虑心肾阳虚。
(2)绞痛,伴见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舌质暗红,有紫斑,苔薄,脉弦涩,考虑瘀血阻络;伴见喘不得卧,形寒,冷汗自出,手足不温,苔薄白,脉沉紧,考虑寒凝心脉。
(3)胀痛,伴见胸闷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嗳气频作,舌苔边有白沫,脉弦,考虑肝郁气滞。
(4)灼痛,伴见痛连胁部,口苦口黏,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考虑肝胆湿热。
(5)隐痛,伴见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考虑阴虚生热,肝络失养;伴见时作时止,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白自汗,口干咽燥,苔少,脉虚细或结代,考虑气阴两虚。
【辨证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