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陷证

(二)气陷证

气陷证指气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以自觉气坠,或内脏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多有气虚证的证候表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短气,舌质淡嫩,脉虚),且有腹部坠胀,或久泄久痢,或白浊带下,或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舌质淡嫩,脉虚。

【证的成因】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或为气虚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凡是能引起气虚证的原因,均可导致本证的发生。

【证候分析】中气主升提,若气虚可导致清阳不升而下陷,故气陷证多有气虚的表现,如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脉虚等。中气亏虚,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气陷于下,则久泄久痢,或白浊带下;气虚无力升举,内脏位置不能维系,故见腹部坠胀,或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肝下垂等),或有脱肛、阴挺(子宫脱垂)。

由于气陷主要是指中焦脾虚气陷,故此证又称中气下陷证或脾虚气陷证。

【辨证要点】气坠,或脏器下垂等与气虚症状共见。

【治法】益气升提。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