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燥邪犯肺证
2025年08月10日
五、燥邪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指燥邪外袭,肺卫失宣,肺失清润,以干咳无痰,或痰黏难以咳出及口、鼻、舌、咽干燥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甚则胸痛,痰中带血,口、唇、舌、鼻、咽、皮肤干燥,或见鼻衄,咯血,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舌苔薄而干,脉浮数或浮紧。
【证的成因】多因秋令外感燥邪,或久处干燥环境,肺卫失宣,肺失清润所致。
【证候分析】燥邪袭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嗽;燥邪伤津,故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燥伤肺络,血溢脉外,甚则胸痛,痰中带血,或见鼻衄,咯血;燥邪伤津,津液不布,官窍、皮肤失于濡润,故见口、唇、舌、鼻、咽、皮肤干燥,苔薄而干;燥邪袭表,肺卫失宣,故见发热恶风寒;夏末秋初,燥与热合,称为“温燥”,腠理开泄,故见汗出,脉浮数;秋末冬初,燥与寒并,称为“凉燥”,寒主收引,腠理闭塞,故见无汗,脉浮紧。
【辨证要点】肺病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与燥淫证症状共见。本证多发于秋季,有“温燥”“凉燥”之分。
【治法】温燥证,治宜清肺润燥、疏风清热,主方桑杏汤(《温病条辨》);凉燥证,治以疏风散寒、润肺止咳,主方杏苏散(《温病条辨》)。
【鉴别诊断】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均可见干咳、痰少难以咳出及干燥失润的表现。但燥邪犯肺证,临床以干燥症状突出,阴虚内热之象不明显,属外感新病,病程短,常兼有燥邪袭表的表证症状;肺阴虚证,临床以阴虚内热的症状突出,属内伤久病,病程长,无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