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望咽喉
咽喉古称“咽嗌”,为口鼻与肺胃之通道,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又是呼吸、饮食之门户。咽喉主司行呼吸,发声音,进饮食。咽喉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五脏六腑病变可反映于咽喉,但肺、胃、肾的病变更为突出,也更具诊断意义。望咽喉需要患者张大口腔,并发“啊”声才可看到,必要时还需照明光配合及借助压舌板按压患者舌根部。望咽喉主要观察咽喉的色泽、形态,咽喉部主要的病变多表现为肿胀、溃烂和伪膜。
健康人咽喉色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音正常,食物下咽顺利无阻。
1.肿胀 新病咽部深红,肿痛较甚,多属实热证,因风热邪毒或肺胃热毒壅盛所致;久病咽部嫩红,肿痛不甚,多属阴虚证,因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若咽部淡红漫肿,疼痛轻微,多因痰湿凝聚所致;咽喉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突起,形如乳头,或如蚕蛾,表面或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咽痛不适者,为乳蛾(图1-4),又名喉蛾,因风热外侵,邪客肺卫,或肺胃热盛,壅滞喉核所致。喉核肿胀,热痛不甚,经久不消,时作时止,反复不已,多因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语言困难,身发寒热者,为喉痈,多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所致。

图1-4 乳蛾
2.溃烂 新病咽部溃烂,分散表浅,周围色红,为肺胃之热轻浅;若溃烂成片或洼陷,周围红肿,为肺胃火毒壅盛,蒸灼肌膜而致;咽部溃腐浅表分散,反复发作,周围淡红,多属虚火上炎;若成片洼陷,周围淡白或苍白,久不愈者,多为气血不足,肾阳亏损,邪毒内陷所致。
3.伪膜 咽部溃烂表面所覆盖的一层黄白或灰白色的腐膜,称为伪膜。若伪膜松厚易拭去者为病轻,为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所致;若伪膜坚韧不易拭去,强剥出血,或剥后复生,伴犬吠样咳嗽、喘鸣者为病重,此为“白喉”,因外感时行疫邪,疫毒内盛,或热毒伤阴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