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法

(二)方法

目前常用的足诊法有足部病理反射诊法、传统足诊法和足部经穴诊法三种,其中以足部病理反射诊法应用最为普遍,后两种诊法也可作为辅助方法,三法联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1.方法

(1)医生在检诊之前应嘱患者洗脚,询问有无足癣和其他传染性足疾,如无法触诊,可借助工具检查。

(2)净足后,让患者坐位或卧位,两脚自然伸直,两足并拢自然展开。

(3)医生检查前需将指(趾)甲修剪得短而圆,以免损伤皮肤。

(4)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望诊法:观察足的大小与厚薄,趾与趾甲的长短软硬,局部的颜色形态等,这都是人体健康状况的客观表现。医生依次从足背至足趾,从足趾至足掌,从足掌至足跟,仔细察看。

2)触诊法:医生用拇指指尖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进行触压,根据局部的软硬和组织异常产物(结节、包块、小窝等)以及患者在触压时的酸、麻、胀、痛等感觉,来判断是何脏器的疾病。触诊时应注意患者的足部温度、湿度及皮肤弹性。如无压痛反应及阳性物等病理变化,则说明人体健康。

3)经络与足部病理反射区压痛检测:根据疼痛不适部位找到该部位所属的经脉(或足部病理反射区),按压经脉穴位痛不可忍者为有病。在该经脉的路线上找到靠近不适或疼痛的穴位进行按压,有加重者为实证,减轻者为虚证。根据病变的情况选择最适合于该病的经络,循经按压,疼痛最明显处即为病变部位。若压迫该穴位时全身不适均明显消失者,也可确立诊断。

2.注意事项

(1)凡有脚气、脚癣或其他疾病时,可采用工具或仪器检查,工具用后应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触诊时医生用力要均匀、适度,避免过轻或过重,以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3)认真仔细触摸观察,并同时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以防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