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的生理变异
脉象受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职业和精神情志等因素的影响,机体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身调节,因而可以出现各种生理变异。当然,这些脉象的变异,往往是暂时的,或者是可逆的,只要有胃、有神、有根,仍属平脉范围,临床应与病脉相鉴别。
1.个体因素影响
(1)性别:性别不同,脉象亦随之有异。一般来说,女性的脉势较男性的脉势弱,且至数稍快,脉形较细小。
(2)年龄:健康人的脉象,随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各种变化。3岁以内的小儿,一息七八至为平脉;5~6岁的小儿,一息六至为平脉;青年人的脉象较大且有力,老年人脉象多弦。
(3)体质: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由于禀赋的不同,体质的差异,有六脉同等沉细而无病者,称为六阴脉;有六脉同等洪大而无病者,称为六阳脉,均不属病脉。
(4)脉位变异: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侧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2.外部因素影响
(1)情志:恐惧、兴奋、忧虑、紧张等情绪的变化常导致脉象的变异,当情绪恢复宁静之后,脉象亦随之恢复正常。《素问·经脉别论》指出:“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例如,喜则气缓而脉多缓;怒则气上而脉多弦;惊则气乱而脉动暂时无序。
(2)劳逸:剧烈活动之后,脉多洪数;入睡之后,脉多迟缓。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之人与从事脑力劳动之人比较,脉多大而有力。
(3)饮食:酒后、饭后脉稍数而有力;饥饿时脉多缓弱。
(4)季节:季节气候的变化时时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为适应自然而进行的生理性调节亦可反映在脉象上。《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因此,正常人形成了与时令气候相应的四季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总结为“春胃微弦”“夏胃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曰平脉。《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5)昼夜:一日之中随着平旦、日中、日西、夜半的阴阳消长,脉象也有昼夜节律的变化,总的趋势是,昼日脉象偏浮而有力,夜间脉象偏沉而细缓。
(6)地理环境:长时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以致体质有别,因而出现的平脉亦不同。如我国东南方地势低下,气候偏温,空气湿润,人体肌腠缓疏,故脉多细软偏数;西北方地势高,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腠致密紧缩,故脉象多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