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病辨证

第二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

《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上连气管、喉咙,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肺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体合皮。

肺的病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肺气宣降失常,主气、司呼吸功能的障碍和卫外功能的失职,临床常见咳嗽、气喘、咯血、胸闷、胸痛、体虚易感等症状;二是通调水道、输布津液的失常,临床常见咳痰、水肿等症状。此外,《灵枢·脉度》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故鼻病变如喷嚏、鼻塞、流涕等,通常也归属于肺。

肺病分为虚证与实证,肺病的虚证常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肺病的实证常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痰饮停肺证及风水相搏证。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为传导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排泄糟粕。

大肠的病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传导失常,临床常见便秘或泄泻等症状。

大肠病分为虚证与实证,虚证常见大肠津亏证,实证常见大肠湿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