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胃阴虚证
胃阴虚证指胃阴亏虚,胃失濡润、和降,以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和阴虚症状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的成因】多因平素嗜食辛辣,或过服温燥药物,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温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吐泻太过,耗伤胃津所致。
【证候分析】胃阴不足,则胃阳偏亢,虚热内生,热郁胃中,胃气不和,致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胃失阴液滋润,可见胃脘嘈杂,脘痞不舒;阴虚热扰,胃气上逆,可见干呕呃逆;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故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辨证要点】以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和阴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治法】益阴养胃。主方益胃汤(《医学衷中参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