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泽

(一)色泽

皮肤色泽亦可见五色,与五色诊法基本相同,其常见而有特殊意义者,为发黄、发赤、发黑和白斑。

1.皮肤发黄 面目、皮肤、爪甲俱黄者,为黄疸。其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因湿热蕴蒸所致;黄色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因寒湿阻遏所致。

2.皮肤发赤 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为“丹毒”。因发生部位不同,名称有别。发于头面者,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名“流火”;发于全身、游走不定者,名“赤游丹”。发于上部者多因风热化火所致,发于下部者多因湿热化火所致,亦有因外伤染毒而引起者。

3.皮肤发黑 皮肤黄中显黑,黑而晦暗,称为“黑疸”。多见于黄疸病后期,多由劳损伤肾所致。全身皮肤发黑者,亦可见于肾阳虚衰患者。

4.皮肤白斑 局部皮肤出现点、片状白色改变,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称为“白驳风”或“白癜风”。多因风湿侵袭,气血失和,血不荣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