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厥阴病证
2025年08月10日
六、厥阴病证
厥阴病证指疾病发展传变的后期阶段,邪犯厥阴,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所表现的证。其病理特点为木郁克土,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故其辨证提纲概括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经系阴经之尽、阳经之始,阴中有阳,故其生理乃循阴尽阳生之机,主司阴阳之气的交接。病至厥阴,势必干扰阴阳出入和交接之机,产生阴阳逆乱、变化多端的病变。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证的成因】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
【证候分析】此处所述为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为胃中有热,表现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下寒,为肠中有寒,表现为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邪入厥阴,阴阳交争,寒热错杂,阳热趋上,灼劫阴津,故见消渴不止;肝热上逆,上冲胃脘,则自觉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阴寒趋下,脾失健运,更因肝木之乘,胃失和降,中焦气机逆乱,故见饥而不欲食,强食则吐;上寒下热,蛔虫不安,则可随呕吐而出。
【辨证要点】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主方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