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汗出

二、问汗出

《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问汗者,亦以察表里也。凡表邪盛者,必无汗。而有汗者,邪随汗去,已无表邪,此理之自然也。故有邪尽而汗者,身凉热退,此邪去也。有邪在经而汗在皮毛者,此非真汗也。有得汗后,邪虽稍减,而未得尽全者,犹有余邪,又不可因汗而必谓其无表邪也,须因脉症而详察之。凡温暑等证,有因邪而作汗者,有虽汗而邪未去者,皆表证也。总之,表邪未除者,在外则连经,故头身或有疼痛,在内则连脏,故胸膈或生躁烦,在表在里,有证可凭,或紧或数,有脉可辨,须察其真假虚实,孰微孰甚而治之。

《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汗证有阴阳。阳汗者,热汗也;阴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凡大惊、大恐、大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则如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必多有汗出者,是岂非气去而然乎?故经曰: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仲景曰:极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是皆阴汗之谓也。

《张氏医通·汗》:自汗虽由卫气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实关乎脏腑蒸发使然。心之阳不能卫外而为固,则自汗出,包络之火郁发也;肾之阴不能退藏于密,则盗汗出,阴火乘虚蒸发也。

《医碥·问证》:外感身热有汗为伤风,无汗为伤寒。盗汗为邪初传阳明,又为阳入扰阴。自汗为阳明邪实(手足心、腋下皆汗),又为表虚不固。自汗身重鼾睡为风温。服药后得汗,表应解,不解是汗未彻也(必汗出至足乃为彻)……凡热汗必涩(肌肉热而涩也),冷汗必滑(肌肉冷而滑也)。汗味淡而不咸,缀而不流者为绝汗,即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评热病论》: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灵枢·决气》: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大风汗出,灸imgimgimgimg在背下挟脊傍三寸所。

《素问·金匮真言论》: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素问·热论》: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img。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素问·评热病论》: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景岳全书·热病》: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喘甚者,死。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极之脉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极之脉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灵枢·寒热病》曰: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灵枢·逆顺》: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灵枢·五禁》:五禁、五夺、五逆者,皆不可刺。曰: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肺脉……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素问·经脉别论》: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素问·本病论》:醉饱行房,汗出于脾。

《素问·水热穴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素问·举痛论》: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灵枢·五变》: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素问·脉要精微论》: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灵枢·营卫生会》: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

《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寝汗、痉。

《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灵枢·经脉》: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